近日,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了重要的公告,批准实施《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估规范》等761项行业标准,其中133项机械行业标准中,有13项光学计量行业标准由贵阳产控集团贵阳新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天光电”)主持修订。这一成绩的背后,不仅体现了新天光电在光学计量行业的科技“硬实力”,也彰显了贵州企业在助推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增强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上所表现出的责任与担当。
一个坐落于西南欠发达城市的国有企业,何以在国家级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中担此重任?在13项光学计量行业标准修订背后又有哪些艰辛且动人的故事?
标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支撑作用。一项标准的制定实属不易,完成13项标准修订的难度可想而知。
作为组织标准制修订工作并参与修订任务的主要成员,新天光电总经理助理、高级工程师罗武勇介绍称:“标准制修订周期长、程序较多,一个标准制修订完成,报批时形成十几个电子和纸质文件,包含标准文本、编制说明、征求意见处理、实验论证以及全国归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和报批文件等内容,工作量大且要求极高。”
2014年,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及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3)成员单位之一,贵阳新天光电牵头向工业与信息化部申请了主持对《V棱镜折射仪》等13项机械行业标准做修订的项目,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并下达了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信厅科[2014]114号)。2015年成立项目工作组,分两批启动项目。工作组第一步工作是在收集资料并研究分析基础上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向全国生产单位(企业)、高校、计量检验测试单位征求意见,并组织各行各业专家讨论,根据疑议,通过大量实验比对进行论证,回复有关疑议的采纳与不采纳……2019年13项标准修订完成,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向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报审。
然而因新冠疫情影响,直到2022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进行审核,要求依据国家2020版新国标对13项标准文本、标准报批文件等材料按新标准做修改,工作组不得不重新逐字逐句逐条开展新一轮修订,再次经专家会审查、复议、报审流程,直至2024年该13项行业标准批准实施。
新天光电自从上海内迁到贵州贵阳,在光学仪器行业耕耘也已接近六十年,除为量值传递、精密测量、科学研究、教学和装备制造需要研发了百余种精密测量仪器外,还先后主持制定了国家、行业标准四十多项,覆盖了光学光子学领域标准化体系中的光学计量仪器。
罗武勇坦言,首次一次性承担13项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任务艰巨,公司以国家级专家胡清研究员挂帅,3位富有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参与项目工作组。历时8年的修订工作,经历了胡清研究员不慎摔伤、新冠疫情、新标准贯标等坎坷。其中艰辛只有我们自己明白,但是团队从未泄气,勇于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确保标准修订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行业的标准修订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在开放中凝聚大家主体的智慧,因而,征集各方意见后的实验论证环节尤其重要。
一方面,项目团队的成员构成彰显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的理念,成员主体丰富,碰撞出许多创新“火花”。依托新天光电建立的技术创新平台——贵州省光学测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上海理工大学及光学行业相关企业建立产学研用合作伙伴关系,吸纳高校博士研究员、研发中心研究人员以及制造业等行业高精尖人才和专家共同参与到本次行业标准的修订中。
另一方面,在充分总结与实验论证中提升标准修订的科学性与合规性。在分析了读数显微镜、V棱镜折射仪、光切显微镜等13种光学仪器产品的发展现状基础上,项目团队总结了近十年来量值传递和精密测量最新技术创新成果,并结合当下的制造生产实际与大量实验结果,对技术方面的要求、技术参数、实验方法等方面做调整、补充、完善,协调与其他相关国家标准的统一,形成新的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的修订具备极其重大意义,表现在技术创新扩散、提升市场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将逐步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引领光学计量仪器产业优化升级,为促进国家相关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较为可靠的技术支撑。”罗武勇说道。
光学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质量、保证量值准确可靠传递的活动,是产业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技术基础,被称作“工业制造的眼睛与神经”。只有“看”得更准,制造才能更精准,产业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才有更多可能,因而,在产业不断革新的浪潮中,标准化已成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
13项国家行业标准为《读数显微JBT2369-2024》《V棱镜折射仪JBT5592-2024》《分辨力板JBT9328-2024》《光切显微镜JBT9340-2024》等。行业标准修订后统一术语、规范、定义、参数、实验验证等内容,不仅有助于学术研究,更能促进制造产业提高生产效率、市场标准化,提升产品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13项行业标准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铝产业的生产检测中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本次标准修订中首次将屋脊直角棱镜纳入,规范了型式和基本尺寸,统一了品质衡量准则,使得产品的生产有据可依,并依据有关标准补充了对表面粗糙度、表面疵病、材料要求,从而做到与有关标准相协调,促使其产品生产逐步走上标准化的正轨。
“该标准的修订解决了多年来标准落后于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的问题,满足了市场需求,提升了标准的技术水平,使标准跟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步伐,从而逐渐增强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罗武勇介绍道。
以标促新,依准提质。下一步,新天光电将持续关注光学计量行业发展,提升计量赋能水平,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