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设备
滨海湾片区 制造引擎正在强力快速复苏
怡合达生产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对机器进行调试。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通讯员 黄宁 摄
这些天,看着统计报表上来自各地员工陆续返工到厂,东莞怡合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综管一办总监黄强长出了一口气。
根据2月24日最新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这家位于东莞市滨海湾片区内虎门镇企业全公司近1200人,除了目前仍在湖北的100多人外,其余员工基本就位,员工到岗率已接近90%。除了到岗率外,由于生产口罩机配件需求的激增,公司订单与产能已恢复到了年前水平,公司复工复产走入良性发展阶段。同在滨海湾片区东莞市多普光电设备有限公司则在硬核防护的同时,没有因疫情放缓增资扩产脚步,这家位于长安镇的高科技企业预计全年将投资1.5亿元增资扩产。
当前,东莞市正打响企业复工复产的战疫,滨海湾片区辖区内各镇2019年地区预估生产总值近2000亿元,制造业基础雄厚,“一区四镇”作为东莞产业力量最强区域,已开始复苏。
各项数据也正在反映制造引擎正在慢慢地苏醒,滨海湾新区建设项目已启动,东莞港港区企业“满血复产”日均吞吐量恢复到疫前水平,新区11个重大建设项目中,OPPO、正中、湾区1号二期3个项目已经复工,紫光、欧菲等8个项目预计2月底复工;截至2月22日下午5时,虎门全镇复工复产企业5440家,返岗员工119994人;长安镇未公布复工复产信息,但各个社区复工复产率超50%以上……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今年的节后复工复产来得有点迟,而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则成为政府和企业复工复产的生动写照。
1月30日中午,战疫关键时刻,虎门镇委书记、滨海湾新区主任刘杰来到白沙社区,该社区一户居民对需要居家观察颇为抵触,刘杰花费了半小时说服这户居民,社区防疫人员对该居民成员进行测温,这是滨海湾片区扎实细致战疫的缩影,而在复工复产来临时,滨海湾片区“一区四镇”提前行动、主动作为,探索搭建“一条龙”疫情防控体,将“两难”变“两全”。
在长安镇,先做好防疫工作再逐步恢复生产,今年再投入1.5个亿扩大产能……东莞市多普光电设备有限公司在“硬核”防疫的同时,逐步推进复工复产,同时紧紧依靠行业领先的优势,加大力度投入资金,促进产能翻倍。
该公司在2月10日通过复工复产申请,公司很快就正式复工复产。“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是防疫第一、生产第二。复工一定要先过防疫关。”多普光电总经理陈振才表示,多普光电复工后,主要生产的是电子电路光刻设备,可用来生产体温计、呼吸机、监控仪等产品。鉴于目前疫情形势严峻,他们也在全力加大生产力度,力争尽快把设备交到客户手上。
同样是2月10日,东莞三星视界有限公司迎来正式复工。“公司已于10日开始正式复工,首批复工人员2500人,实行‘两班倒’运作。”三星视界总务GROUP部长王勇说。
2月14日,东莞市、厚街镇两级领导调研该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当得知三星视界位于道滘镇的原材料供应商因疫情防控无法及时复工,影响到公司的出货时,市领导当即要求有关部门及时跟进协调解决。
王勇表示,疫情汹汹不敢大意,公司将继续严格管理,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抓紧复产、坚定发展,对未来充满信心。
多普光电、三星视界复工前一日,作为疫情物资生产的虎门企业怡合达已复工,作为口罩机零部件供应商,怡合达复工即成焦点,各级部门关注,目前产能已达到年前水平,成为滨海湾片区满负荷生产的企业典型。
多普光电、三星视界、怡合达是东莞市滨海湾片区众多企业火热复工的缩影。长安、虎门等镇重点大规模的公司已全部复工,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已超七成,中小企业复工也正在加速推进。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我们产品供应链及时跟进,产能恢复显著提升,产品供不应求。”黄强说,口罩机零部件供应已全面发力,“我们正在夺回失去的时间。”
当前,复工率在稳步上升,但对于大部分滨海湾片区的制造业企业而言,产能的恢复尚需时日。
“东莞制造业产业分工极为细致,往往一家厂家需要几百到上千家企业一同协作,才能完成完整的产品交付,缺一个环节都不行,当前中型以上的企业复工复产较好,但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仍有待提升,这一些企业也承担着制造的某个环节,不能缺少。” 一名制造业企业主和记者说,制造业是一个相互作用的产业链体系,如果上下游无法及时复工,即使员工返岗到位,这一些企业也很难短时间内恢复,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长安本土培育成长的上市企业,在此次疫情阻击战中,承担了国家防控疫情物资部件的生产任务,在长安镇委、镇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和帮助下,该公司于2月10日正式复工复产。
1月28日、2月2日该公司分别接到承担国家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的提前复工联络函,2月5日,宇瞳光学向长安有关部门提交复工、复产的申请材料。在此期间,镇相关领导分别会同人社、卫健等部门多次到宇瞳光学现场指导防疫和复工、复产工作。
2月8日,宇瞳光学得到长安镇政府可以复工的通知,9日就安排员工进厂通电,开动设备,10号正式复工,目前开工率为去年峰值时的40%左右。公司负责人和记者说,原材料供应及产业链条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与宇瞳光学相似,当前企业复工复产仍然面临较多的困难,集中表现在防疫物资尤其是口罩采购、员工返岗率不足以及产业链供应不足的问题,除少数企业产能恢复情况较好外,企业产能达到节前水平仍需要时日。
针对企业当前在复工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滨海湾片区的“一区四镇”也正在积极行动,虎门镇组织工作组下沉到企业,直联重点企业机制的作用,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长安镇则建立跨部门的分队,牵头解决企业的真实的情况;滨海湾新区出台暖企“干货10条”,1500万元专项为企业减租、在岗员工1000元/人补贴、24小时“随叫随到”绿色通道等“实打实”的政策礼包,安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努力变“两难”为“两全”; 沙田适时推出“惠企十条”,助力广大复工复产公司制作经营、疫情防控两不误,极大地提振了当地企业的信心。
各项政策正在发挥作用。目前,滨海湾新区11个重大建设项目中,OPPO、正中、湾区1号二期3个项目已经复工,在密织的防疫“大网”之下,机器开始繁忙,工人有序返岗。疫情的阴霾还在,但春天,已经不可阻挡,紫光、欧菲等8个项目预计2月底复工。
在此番复工中,智能手机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OPPO、vivo的一举一动颇受关注。日前,随着东莞的复工复产步伐,OPPO 、vivo两大智能手机企业也拿出招人的办法。其中,OPPO推出“共享岗位”,欢迎兄弟企业员工来上班,vivo鼓励互相引荐,成功推荐一名员工就可以奖千元。
OPPO公司表示,希望与社会各界合作共渡难关,因疫情临时停产的公司能够将自己的员工派驻OPPO上班,由OPPO提供住宿和相应的劳动报酬。OPPO将开放部分生产制造类岗位作为共享岗位,含设备运营、仓储物流、质量检验、装配包装等。
“有一些企业还没复工,员工能临时来我们公司上班。工资我们会按OPPO规定支付,至于原单位是否仍然支付工资那就看对方。今年受疫情影响,复工率没那么高,所以就想到共享岗位这样的临时措施,当然,如果到时一些员工愿意长期留下来也能的。”OPPO东莞智能制造中心负责人事招聘的张磊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别的企业临时停产的员工来OPPO上班所有员工将面试培训体检合格入职,公司将确保员工健康安全,加强培训,规范操作,确保交付质量,并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宿舍。
某种意义上来说,与OPPO紧密相连的步步高集团是疫情中“共享用工”的最早实践者。在长安镇一重要医疗生产公司面临复工生产员工不到位的关键时刻,正是步步高集团提供的员工让该企业成功运作,成为东莞最早复工复产的重点物资生产之一。
OPPO、vivo是长安镇最早复工复产的一批企业,由于人手有限,此前OPPO公司已经内部重组岗位,保障部分生产线日开始,OPPO公司的复工招聘工作已经在开展,陆续应聘的人员陆续开始接受体检、填表入职。
为了招工,企业也是鼓足劲,vivo在内部就大手笔挖潜。此前,vivo启动了2020普工内部推荐,由公司在职员工(除招聘部门外)成功推荐入职的,入职人做满3个月就能够得到1000元内部奖励。
OPPO、vivo的复工复产举措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好评。据悉,两家企业返岗率和招工情况均出现大幅上涨的趋势,企业用工荒也得到了部分缓解。
2月18日至20日,80名来自云南、广西、四川的返岗人员陆续回到了长安,他们都是乘坐“点对点”定制打造的返粤专列专车回到长安复工的外来务工人员。这些人员在长安镇当地客户服务专员的协调下,将会逐渐回到各自岗位。
2019年,长安镇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大关,预计进出口总额2667.3亿元,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43亿元,增长9.2%。辖区内云集了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如国内智能手机著名品牌OPPO、vivo,模具行业代表企业捷荣、祥鑫等,这一些企业作为东莞制造业中的明珠,急需复工复产,而在此过程中,企业员工返工成为难题。
此时,专员服务成为企业快速复工复产的重要推动力。“企业有什么困难,立马收集上报,依据情况不同,依据情况快速解决。”长安镇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举全镇之力满足企业所需,政府当好企业复工复产的服务员。
无缝接送员工是长安落实专员服务企业众多举措之一,2月18日晚10点半左右,从云南昆明南站开出的D4856次列车,经过8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缓缓驶进广州南站。此时,来自长安人社分局相关负责人、就业培训组业务骨干以及企业代表早已在车站外拉起了横幅,“欢迎昭通市务工朋友回长安工作!”暖心一幕充分体现出长安人社部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扶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决心与信心。
车上496名乘客来自云南昆明、曲靖、红河、昭通、文山、楚雄等7个市州,都是节前已在广东就业的返乡员工。其中,前往长安工作的返岗员工有7人,他们是东莞捷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员工。为了将这批外来务工者及时接回“家”,长安人社分局第一时间安排专车前往广州南站接人,直接将员工送往各自工作的企业,实现人员接送无缝对接。
除了为企业接回员工外,东莞还为公司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样是在长安,为了支持OPPO、vivo等企业复工,长安镇还在乌沙成立了支援企业复工防疫工作队,从多方面替企业排忧解难,帮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与长安镇相邻的虎门镇则已成立由市下沉人员和镇工信、商务、税务、人社、应急管理等部门组成的289人工作组,该工作组共分19小组,由镇领导班子担任组长。289人已分别进驻全镇147个网格,对企业的复工复产、防控疫情、安全生产等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
强力措施下是复工复产企业数的增长。截至2月22日下午5时,虎门全镇复工复产企业5440家,返岗员工119994人。其中重点企业51家已全部复工复产,规上工业公司复工复产445家,占全镇617家规上工业公司的72.12%
长安虎门两地是滨海湾片区助企复工的一个缩影。当前,滨海湾片区“一区四镇”按照东莞出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逐步推动员工早日返岗和企业复工达产的若干措施》,从开辟员工返岗“绿色通道”鼓励企业灵活用工等十方面给出助力政策,在多项政策的加持下,沉静已久的“世界工厂”已经被激活。
东莞怡合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自动化系统供应商,该企业位于虎门镇北栅社区。此次,作为口罩机提供标准零部件的供应商怡合达,是虎门镇最早复工复产的企业之一。
怡合达综管一办总监黄强和记者说,早在2月9日,在市镇两级政府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怡合达就开始复工了。
他告诉记者,复工的关键还是防疫工作,这是保障顺利生产的大前提。怡合达主要抓3条主线,一是源头防控,主要是以人员的排查信息收集,以及重点防控区域的人员疏导为主;二是过程防控,重点是切断交叉感染路径;三是强化口罩、消杀、测温枪等防控物资保障。
为了做好源头防控,企业早早就通过问卷星对1170名员工做了活动轨迹调查,发现企业在湖北或者有湖北旅行史的人有100多人。怡合达为此建立了与重点区域同事的联系机制,一个微信群解决了很多问题,了解当地情况,传递信息,建立员工和公司在困难时期的联系,既是工作需要,也是情感需要。
“目前,怡合达仍有100多人滞留湖北未归,公司已作出安排,将依照国家规定发放工资,让他们安心留在当地,等待疫情好转再依据情况返岗,仍在湖北地区的员工有条件的也利用互联网开展一些线上协同工作。”黄强说,这也是企业为疫情防控作出力所能及的安排。
截至2月23日,怡合达公司1170名员工已经到位900人,复工率达80%以上。产能方面,由于怡合达属于疫情防控的重点支持企业,我们为口罩机等设备提供零部件。根据近10天的订单情况看,已经恢复到年前水平,产能还有逐步扩大的势头。
黄强表示,在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国家、省、市、镇对公司复工复产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措施和政策,特别是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为企业的现金流“补血”,有针对租金的、五险一金的、贷款的,让企业安心暖心。
具体而言,市镇两级政府在支持怡合达复工复产上是不遗余力。前期的提前复工审批,两次前来辅导,确保怡合达能迅速上马。2月19日,虎门镇长罗斌一行到公司调研,当时公司口罩、测温枪等物资相当紧张,镇工信等主管部门马上行动,很快帮助解决了问题。
在谈及产品供应链的时候,黄强表示,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力度仍需加快,“目前怡合达下游恢复情况较好,毕竟是自动化企业,通过转型口罩自动化产线的企业不在少数;但在上游也有很多中小供应商还没达到复产的要求,会对我们的供应链产生一定影响,我们一星期前,把一些东莞辖区内的供应商名单提交给市工信局,希望能给予一定的支持,主要是口罩机生产所需的链轮、同步轮、齿轮、框体等供应商。”
“公司对未来发展前途比较看好,有信心今年业绩稳中向好。”黄强表示,公司正在增加生产基地,一旦投产,发展将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