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乐鱼体育平台官方网站!
乐鱼体育平台专注光学透镜设计生产20
专业LED透镜、COB透镜、室内室外透镜加工厂家
联系方式
黄女士:13423349568
李先生:13686688736
阿里巴巴店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

“双向飞地”何以成就“双向奔赴”

更新时间:2025-04-21 14:26:51 作者:乐鱼体育平台 阅读 785

 

  2月17日,省委改革办公布2024年度江西省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其中上饶市《探索与长三角合作打造“科创+产业”双向飞地新模式》入选市县优秀案例。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当前上饶最大的机遇、最大的动能。翻看去年以来上饶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日志”:作为唯一特邀城市参加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生态建设大会、进博会G60科创走廊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素对接大会;参加G60科创走廊第六届科技成果拍卖会,并成功推荐6项专利技术成交;成立工作联络专班,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制度性框架;构建联盟式科创攻关机制,晶科能源累计27次刷新行业技术世界纪录……

  近年来,上饶以“打造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之姿,锚定“研发孵化在长三角、转移转化在上饶”的跨区域协同路径,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面融进去,探索出科创和产业“双向飞地”模式,构建起“平台共建、机制互融、生态同频”的创新矩阵,加快迈出全面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伐。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作为江西的“东大门”,上饶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把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战略路径,把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作为重要抓手,全力构建“融入长三角、链接东中部、联通海内外”的开放格局,加快同长三角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共同体,奋力打造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上饶市组织党政代表团先后多次带队赴上海等长三角地区考察对接。

  2024年1月,上海松江区党政代表团赴上饶市学习考察,在两地政企代表的见证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饶)科学技术合作产业园、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饶)协同创新中心先后揭牌。同年8月,上饶市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系列活动启动暨上饶科创(人才)中心首批入驻机构揭牌仪式在上海松江举行。

  一时间,“到上海去”成为上饶企业家的热门话题。热议背后,是上饶制造业企业对高端创新资源的普遍渴求。这也是上饶着力建设“双向飞地”的重要原因。

  在上海松江长三角G60科创走廊8号楼的上饶科创(人才)中心,1800平方米的自有空间及与临港集团共享的8000平方米空间里,十几个入驻团队和企业在此孵化项目。

  “这个中心是上饶聚焦打造科创和产业‘双向飞地’的一方面,让留在长三角的人才有‘落脚点’,同时远程向上饶输送智力支持;‘飞地’的另一方面,指的是在上饶经开区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饶)科学技术合作产业园,主要承接科创飞地成果转化,助力实现‘研发孵化在上海、转移转化在上饶’的协同发展模式。”上饶市科技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该“双向飞地”是一个集研发创新、科创孵化、学术交流、“双招双引”等功能于一体的科创综合体。

  简而言之,就是主动向长三角地区的创新资源靠拢,靠大联强、借势而飞,破解科学技术创新资源短缺的难题。值得一提的是,上饶科创(人才)中心是上饶市建设的首个跨行政区“科创飞地”,也是江西省首家在沪市级政府主导型“科创飞地”。

  走进位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饶科学技术合作产业园的江西亥博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内正在生产光伏胶带产品,这款产品以前主要依赖进口,不久前企业在上海的研发中心成功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了国产替代,并在上饶实现了量产。公司副总经理王杰表示:“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对我们光伏行业整体降本起到了极大的助力作用,将相关这类的产品价格降低了约90%。”

  上海景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应用生物前沿技术进行创新研发及产业化的生物制药企业,先后被评为“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2024年中国创新医药与生物制品企业TOP100”。

  “我们前后3次到上饶当地考验查证,上饶良好的自然景观、优质的营商环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上饶‘双向飞地’建设运营理念和模式非常认同。经过多轮会商,我们决定把创新成果转化中心设在上饶科创(人才)中心,也把我们的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纳入上饶‘1+N’科创飞地体系。”该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双向飞地”建设步入快车道,融合互补、合作共赢效应正持续释放:华东数字医学工程研究院依托飞地,在上海成立溯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将上海的人才和科学技术创新资源为上饶所用,让科研创新成果加快落地生根,目前研发项目已陆续投产;借助长三角地区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江西省光学镜头镜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未来光学院共建了“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光学显示检测联合实验室”,与上海华剑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共建了“信赖性联合实验室”……

  截至目前,上饶科创(人才)中心共吸引中科(长三角)科创中心等12家机构和企业入驻。合作设立的科创飞地共享区,吸引凌鹊卫星等8家企业入驻。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饶)科学技术合作产业园已落户20多个优强项目。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共建江西分中心及上饶科创公共服务平台。与省融合技术研究院合作,在科创飞地搭建“上饶(上海)融合技术工作站”。在长三角设立飞地研发机构22个,初步形成“一核多元”科创飞地体系。

  “这就是‘飞地’优势,它可以让上饶的‘身体’,搭上长三角的‘大脑’,协同合作提升产业能级,一起乘风破浪。”上饶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上饶正积极推动形成“G60科创走廊+上饶”机制,实质性参与G60科创走廊共建共享,构建双向赋能机制,塑造跨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在深化双向接轨场景中,上饶又将如何营造跨区域协同创新好生态?

  深化“人才+科创”互联。按照“一链一库一图”形式,绘制“产业链+人才地图”,优化升级16个“人才飞地”和22家人才工作联络站。出台《上饶市人才激励政策十八条》,对长三角高层次来饶人才直接认定为同等层次人才,对来饶创办企业或成果在上饶转化的视为刚性引进。

  深化“资本+孵化”互动。探索“资本+科创”招商模式,举办资本与产业对接会、科技招商推介会,推动资本与科创双向奔赴。目前已引进济峰资本等基金12家,并通过基金带动引进产业项目12个,孵化培育睿视科技等一批成长性企业。

  深化“观念+制度”互通。按照“凡是长三角能做到的、上饶都要做到”的要求,实施营商环境对标行动,推进自然人、法人、工程建设项目等“一件事”集成改革;建立浙闽赣皖边际城市跨省通办机制,实现162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建立长三角改革经验移植机制,促进体制机制同频共振。

  从“单向承接”到“双向赋能”,从“产业跟随”到“创新共舞”,上饶的“科创+产业”双向飞地模式,不仅是地理空间的延伸,更是制度创新、生态重构的系统性突破。未来,随着“研发孵化在上海,生产转化在上饶”合作模式深入推动,两地资源和市场双向融合、科创和人才双向驱动、产业和资本双向奔赴将创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