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是世界道路交互与通行事故受害者纪念日,据联合国2021年的一项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每年,全世界约有130万人死亡和5000万人受伤。而视觉盲区便是驾驶中最大的潜在威胁之一。
一名幼儿园老师坐进一辆SUV警车的驾驶位并戴上眼罩。随后,75名幼儿园小朋友分别站在车辆四周的盲区内。待车辆前方的孩子蹲在地上后,老师摘掉了眼罩。然而,通过环顾车辆四周和观察后视镜,老师竟连一个孩子也没有发现。
而生活中也时常看到,由于盲区的存在而导致的交通事故。那么有没有手段能减小盲区?或者削弱盲区带来的危害?今天就让我们盘点一下相关的“贴心”科技~
在介绍应对盲区的科学技术手段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盲区。盲区产生的基础原理其实就是光线沿直线传播,当驾驶员坐在驾驶位置上时,由于视角的限制以及车体的遮挡必然会有很大区域的物体反射的光线无法传播到驾驶员的眼中。
虽然后视镜可以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通过反射光线扩大驾驶员的视野,但是由于其尺寸和位置的限制,依然有区域无法覆盖到。
对于常见的轿车型汽车,其盲区主要可大致分为:前侧盲区、后侧盲区、两侧后视镜盲区、两侧 AB 柱盲区等。前侧盲区主要是由于引擎盖前区域被遮挡,而后侧盲区是因为车尾部的部分区域在后视镜可观察范围外。两侧后视镜盲区是在大角度转弯时通过后视镜难以观察到的区域,而 AB 柱盲区是挡风玻璃两侧的柱子会遮挡部分前方视野所致。
然而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即使是划定在盲区之外的区域,也不意味着绝对安全。因为驾驶员即使在注意力集中时也难以同时观察到所有的方向,还会受到实时路况、天气状况以及对面来车的车灯亮度等因素的干扰。
可以这样认为,真实情况下的“盲区”只会比上面介绍的更大!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帮一帮司机们呢?
当我们巧妙地利用镜面反射这一原理,就可以创造出一些减小盲区的设计。比如在后视镜上的辅助镜片以及让 A 柱变“透明”的隐形装置。
安装在后视镜上的辅助镜片已经有不小的普及度,它也常被称为广角镜或盲点镜。由于这种镜片是小凸面镜,所以其可以覆盖的视野范围更大。通过下面的示意图可以大致理解其原理。
这样一来,司机便可以观察到原先后视镜不能覆盖到的后轮等侧后方的地方,有效压缩了两侧盲区的大小。然而这种凸面镜也会带来一个潜在的问题,那就是使得画面有一定的变形和失真。
司机在透过凸面镜观察后方的情况时,不太容易精准把握后方的物体、车辆等的实际距离,因此过度相信广角镜中的画面易产生误判。
而下面要介绍的双镜片结构其实类似于潜水艇中潜望镜的原理,即通过一对相互平行的平面镜,将某一不在视野内的物体上发出的光经过两次反射引导到人眼处,从而看见物体。
在前面介绍过,AB 柱会在驾驶过程中遮挡前方的部分视野,这会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风险隐患。如果借用类似的思路,在合适的位置以合适的角度设置两块镜片,就可以让 AB 柱后面被遮挡的物体可以被看到。
当然,真实应用于汽车中时,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美观等更加实际的要求,需要更复杂的设计。当然,也能够最终靠摄像头将外界的画面呈现在 A 柱的内侧来实现类似的效果。
上面介绍的广角镜以及 A 柱“隐形”装置主要是通过光学的方法削减司机在驾驶时的盲区范围。然而对于更广泛的视觉死角,以及考虑到司机有限的精力,仅仅通过扩展司机的视野是不够的。
于是,人们想到让汽车拥有“眼睛”,即让汽车本身能主动判断周遭的情况,并给予司机驾驶操作上有效的提醒甚至干预。说到这里,可能很多读者已经想到了一个词:雷达。